又折價近20%成交逾1億,寧德時代今年折價大宗交易“刷屏”
深交所3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寧德時代出現1.12億元折價大宗交易,成交價每股318.19元,成交價較當日收盤價折價約19.85%,買賣雙方均為機構專用席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寧德時代的大宗交易較為頻繁,特別是自1月30日以來,折價逾10%以上的大宗交易共出現了16筆,不過除今日成交超過1億元外,上述十余筆大宗交易成交金額均在2000萬元左右。 | 相關閱讀(財聯社)
47

吳思佳
基金副經理、家有小萌娃、美劇愛好者
前些時候,和幾個玩股票的專業人士聊天,當時談到大宗交易折價的事。有人說大宗交易有內幕,是對散戶的收割,聽了他們聊,多少了解了一下大宗交易折價的事,也與散戶沒多大關系。下午通過專業人士的解讀聊聊,或許對寧德時代近期的大宗交易有所啟發。
專業人士表示,大宗交易是股市里常見的一種交易方式。只是因為交易方買方的身份不怎么公開,就會顯得有些神秘。大宗交易其實是為了撮合大額交易,避免引起二級市場的波動。另外還有限售原因,二級市場直接買入的股票,施行的是T+1的交易規則,次日即可賣出。而在大宗市場買入的股票,施行的是T+6個月的交易規則,也就是要等半年才可以拋售。從流動性角度來說,必須得封閉6個月的周期,這會給買入方帶來一定的風險,因此出賣方自然產生了折價。
當然,還有大股東套現。大股東手上股權持有的價格很低,很多大宗交易都是大股東減持拋售的,而這些大股東很多拿的都是原始股,成本極低。對于他們來說,與其直接拋售,自己把自己的股價打壓下去,不如直接折價5-10%,一次性大量套現。寧德的折價大宗交易屬于哪一種情況不得而知,但也屬正常操作。寧德去年業績大漲,地位穩固。今年大宗交易期間,股市下跌,隨著大宗交易完成,也會恢復常態。